您所在的位置: > 主页 > 云南企业新闻网 > 资讯 > 正文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来源: 日期:2020-06-23 04:39:35  阅读:-

    手机操作系统篇

    手机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一种运算能力及功能比传统功能手机更强的操作系统。现在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有两大类:Android系统、iOS系统。2个系统都可以像PC电脑一样拥有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应用扩展性,但他们之间的应用软件互不兼容。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一,系统科普

    iOS系统

    iOS操作系统是由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原名叫iPhone OS,苹果公司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上公布了该操作系统,直到2010年6月7日WWWDC大会上改名为iOS。系统设计精美、操作简单,帮助苹果的iPhone手机迅速占领了市场。随后苹果公司的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TV等产品都采用了IOS系统。iOS操作系统已Darwin为基础,这与苹果台式机都Mac OSX操作系统一样,因此也属于类Unix的商业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安卓系统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8月由Google收购注资。2007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随后Google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

    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机发布于2008年10月。Android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如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等。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Symbian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二,数据统计

    2013年的第四季度,Android平台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8.1%。 全世界采用这款系统的设备数量已经达到10亿台。2014第一季度Android平台已占所有移动广告流量来源的42.8%,首度超越iOS。但运营收入不及iOS。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公布的近2年统计,智能手机市场呈现iOS和安卓两强相争的局面,两者的市场份额高达99.9%,而其它手机系统的市场份额仅剩0.1%。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数据显示,2017年Android和iOS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5.9%和14%,相较2016年,Android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而iOS出现下滑。另外,黑莓BlackBarry OS和微软Windows Phone等平台已经逐步消失,2017年这些平台的总计份额已经仅剩0.1%。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预估2017年全球手机销量超过15亿台,而运行BlackBerry OS、Windows phone和其他系统的设备数量刚刚超过150万台。

    三,市场分析

    首先苹果的IOS系统是应用在iPhone、IPad等高端设备上的,IOS市场占有的份额不高,但是用户的消费能力较强,生态圈有利于开发者直接获利。而谷歌的Android系统则面向大众人群普及,市场份额占有率高,而用户群体的人均消费力稍低,但是依托于用户的基数使得Android有资本跟IOS抢占市场份额。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然而不管是苹果的iOS还是安卓背后的谷歌,毕竟都是美国的。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曾经微软、诺基亚和黑莓都在移动操作系统上摔了跤,但并不意味着市场不需要第三个操作系统。就如三星时刻都在谋求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并一路屡败屡战。

    而中国作为最大的手机市场,早晚也会有人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已经在做的就有华为的麒麟OS系统。且已有6年之久,据内部消息早已成熟。却一直不商用?

    余承东自己也曾表示,安卓系统是世界最优秀的移动系统,如不出意外,华为将一直使用安卓系统。而麒麟OS就是为这个“意外”在做备胎。对于华为来说,能自主研发CPU,自主操作系统研发也不是问题,但难就难在如何真正的推广起来,特别是国内的主流应用,会支持华为麒麟OS吗?这是个未知数。不过可以预计,等到硬件的CPU,GPU,还有内存芯片都成熟了,华为麒麟OS也就差不多要横空出世了!

    四,各品牌操作系统

    苹果--iOS

    三星--Android

    华为--EMUI(基于Android)

    小米--MIUI(基于Android)

    OPPO--Color OS(基于Android)

    VIVO--Funtouch OS(基于Android)

    一加--H2 OS(基于Android)

    锤子--Smartisan OS(基于Android)

    魅族--Flyme(基于Android)

    联想--ZUI(基于Android)

    基于Android指:

    安卓作为开源系统,在安卓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及深度个性化定制等操作。

    五,系统发展

    Android在正式发行之前,最开始拥有两个内部测试版本,并且以著名的机器人名称来对其进行命名,它们分别是:阿童木(AndroidBeta),发条机器人(Android 1.0)。后来由于涉及到版权问题,谷歌将其命名规则变更为用甜点作为它们系统版本的代号的命名方法。纸杯蛋糕(Android 1.5),甜甜圈(Android 1.6),松饼(Android 2.0/2.1),冻酸奶(Android 2.2),姜饼(Android 2.3),蜂巢(Android 3.0),冰激凌三明治(Android 4.0),果冻豆(Jelly Bean,Android4.1/4.2),奇巧(KitKat,Android 4.4),棒棒糖(Lollipop,Android 5.0),棉花糖(Marshmallow,Android 6.0),牛轧糖(Nougat,Android 7.0),奥利奥(Oreo,Android 8.0)。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这里怪豆按时间正序,简单梳理下iOS和安卓的版本更新重要节点和系统变化情况。

    2007年6月--iOS1.0

    最大特性是具有其他手机无法比拟的触屏功能,从而使应用的体验变得更加自然而即时。这是早期iPhone在市场上众多智能设备中受欢迎的关键。

    2008年7月--iOS2.0

    最重要是建立Appstore应用商店,向开发者开放。这几乎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基石。

    2008年10月--Android1.0

    全球第一台Android设备是HTC Dream。Android在1.0时代也把基本的智能手机体验带给了广大用户。

    2009年4月--Android1.5

    支持复制/贴上和页面中搜索,支持蓝牙耳机,提高GPS性能,提供屏幕虚拟键盘等优化。

    2009年6月--iOS3.0

    支持了文本剪切、复制、粘贴等功能,主屏搜索功能。

    2009年9月--Android1.6

    重新设计的Android Market手势;支持CDMA网络。

    2009年10月--Android2.0

    支持动态桌面的设计。

    2010年4月--iOS3.2

    主要添加了对iPad的支持

    2010年5月--Android 2.2

    整体性能提升,全新的软件商店,3G网络共享,支持Flash,支持将软件安装至存储卡。

    2010年9月--iOS4.1

    显著的变化是支持了多任务,尽管并不同桌面系统中真正的多任务处理,但这是苹果理解的在移动设备上用户所需要的多任务。随着多任务支持,双击home键的效用由原来的截屏操作,变为显示最近运行的应用。

    2010年12月--Android2.3

    改进的电源管理系统;新的应用管理方式。支持前置摄像头、和NFC(近场通讯),简化界面、速度提升。这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系统,导致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国产机一直保持在这个系统版本上。

    2011年2月--Android3.0/3.1/3.2

    专为Android平板做的系统优化,但却是个短命的版本,因为不兼容phone。

    2011年10月--Android 4.0

    统一了手机和平板操作系统,全新的UI。

    2011年10月--iOS5.0

    Siri.语音助手,取代了iOS当中的语音控制,并在当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功能体验。

    2012年6月--Android 4.1/4.2

    GoogleNow 类似siri,性能以及稳定性的提升。

    2012年9月--iOS6.0

    大多是功能的增强,但之前一直使用的Google Maps在这个版本被替换成苹果自己的Maps。

    2013年9月--iOS7.0

    UI扁平化设计。提供了控制中心,支持指纹识别和远程通知等。

    2013年11月--Android 4.4

    各种功能的优化,整合了自家服务。

    2014年9月--iOS8.0

    加强了开放,给与开发者更多的框架接口,比如支持小插件,通知可自定义更多操作,支持第三方键盘,开放指纹识别等。

    2014年10月--Android 5.0

    采用全新Material Design设计风格,统一 Android设备的外观和使用体验,不论是手机、平板还是多媒体播放器。

    2015年9月--iOS9.0

    增加了一些新特性,如iPhone 6s/6s p 支持3D-Touch等。

    2015年5月--Android 6.0

    软件体验与运行性能上进行了大幅优化。

    2016年8月--Android 7.0

    支持多窗口多分屏模式和通知增强和后台优化等功能。

    2016年9月--iOS10.0

    更加人性化,允许删除苹果默认应用,siri开放给第三方等。

    2017年8月--Android8.0

    Android O 聚焦重点是电池续航能力、速度和安全,让用户更好地控制各种应用程序。支持画中画模式,即你可以一边发微信一边看视频。TensorFlow Lite机器学习工具,利用新的神经网络API帮助底层芯片加速数据处理,增强现实等能力。智能文本选择,自动使用地图启动路线。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也可以这样做。等等,进一步加强了Android系统的精致程度。

    2017年9月--iOS11.0

    强化了iMessages,主要是加入了对Apple Pay转账的支持。增加了对AR增强现实的支持,为开发者提供ARKit,优化了相机的功能,照片应用还加入了机器学习的功能。

    六,总结

    到现在,两个系统都过度到平稳发展的阶段。基本上一年一个版本。两个平台也显示出了高度的同质化,从拍照、音乐、App市场、地图等基本功能,到语音助手(siri、now)、支付的高阶功能,再到现如今的AI、AR等,双方虽然你追我赶,但都在取长补短。但基本还是保持了步调的一致。如今的安卓高端机至少在系统层面已经不输iOS了。已经很难说谁比谁更为优秀。

    可以预见,未来2个系统也注定会越来越像,无论是功能还是性能,甚至随着三星、华为、小米、OV等厂商的发力,Android系统在某些细节层面肯定会超过iOS。细节+性价比,也许是用户从iOS转向Android的理由之一,而用户维持iOS的理由则是已经习惯了iOS的生态,怕做出改变。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iOS与Android 的前世今生

    说到底,这两个系统可能还要长期共存,他们互相可能无法真正打败对方,而更有可能的是被新出现的更高层次的系统所一起打败。究竟是什么神秘力量,就等待未来的答案吧。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